找到相关内容26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文化之价值。即不得从历史上观察,而当于其所遗之经籍学说单刀直人的以穷其根,而彻其本而后乃能断定其价值。二者,吾人直接研究佛法时,千万勿以研究物质界自然现象之方法,所谓科学方法者而研究之,苟欲利用之亦但限于某一部分,切不可施诸一切。所以者何?以佛法者唯心的非唯物的,超乎自然的而非以自然界物质之研究为其对象者也。三者,西洋人所谓进化公例不能实用于一切,而以之观察印度文明,以之观察佛法则尤为无当。所以者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与青年朋友谈学佛(上)——陈兵

    ,自造恶果; 观察社会上尔虞我诈、贪赃腐败等丑恶现象,历史上无数的争斗残杀,皆由人心不净、智慧不明、烦恼炽盛所致; 观察西方片面发达物质文明的弊端和诸家学说的弊病; 观察佛法的真理,尤大乘菩萨道的实践...比一般人愚蠢,予不信佛者以谤讥佛法的口实,便是因不知从佛法中获得正确生活的智慧所致。 正确生活的智慧,包括正确的人生观、人生态度、价值观念、生活的艺术等。应通过研读经论,观察社会人生,思察在浩渺无际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25080032.html
  • 利美运动之“五大藏”简介

    不了义、四种密意、四种隐义、四依、四种道理等四种方式来思维抉择。不共秘教方面的衡量方式则主要以六边、四法来观察评判。   第二十六章 用上章所说的方法来分析观察佛法制了义不了义、二谛、缘起等方面。  ...大师住持正教。   大师和绛央钦则仁波切,从小相见时,如同父子相遇,内心特别欢喜,因八帮寺和宗萨寺仅一山之隔,故二大师经常往来,相互给予佛法之甘露。后来,钦则大师将各大小修传派的教诫和七种受命,倾瓶...

    扎西多吉编摘

    |利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0944179109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74)

    观察佛法》中说过,愚者因为愚笨的缘故,更应该听受佛法了。 《涅槃经》中说世上有三种人,一为盲人,即从来不闻佛法之人,对善恶的取舍浑然不知;二为独眼者,即虽然暂时闻法,但未起殷重之心,不能真正受...com/video0/rpsxl174.WMV 思考题 923、实有执著的对治是什么?它依靠什么方法而产生?为什么说闻法的功德非常大?请谈谈你自己的经历和感想。 924、在听受佛法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20200027595.html
  • 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

    ;然发菩提心要广行菩萨道者,则必须通达法空,以法空般若为宗。很多的大乘经论,就这一分真理上观察特重,所以抽象的立此法性空慧宗,以摄一部份大乘佛法。   二、法相唯识宗 法相是说明种种诸法无量差别的...如上。今天讲了出来,是给大家一个总括的概念,你们应以这第三期的系统思想,去观察佛法、了解佛法,修行佛法,宣扬佛法。   (心月、演培记)(见海刊二十一卷第十期)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839558.html
  •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

    随人根机所宜而修学,藉以通达究竟觉海。所以本人观察佛法之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及大乘不共法,原为一贯;在教理解释上,教法弘扬上,随机施设而不专乘一宗或一派以自碍。(10)  第三,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。用佛法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众生,“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”,一切众生互相关涉,一世界与无量世界之间亦是相摄相入的关系。所以佛法并不是仅为此一人生及此一世界而起,即使此一生一世也是当体无始无终,无边无中。所以,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3941766.html
  • 学佛并非精神有毛病

    的人们诚奉佛法,大多数人都具有正知正见。如果再比照汉地,我们就会发现,尽管表面看来佛教似乎在汉地颇为盛行,念佛之人与参禅之众较为多见,但深入观察后,人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至少从显现及现有资料来看,...可归为两点:第一,人人皆应以智慧眼光审慎观察佛法,万不可轻加诽谤;第二,佛教理应参照现代教育的观念,借助现代社会所可能提供的方便,力争全方位打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。这就像我们如果直接讲众生的同源种性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5556444.html
  •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

    概论》,第63页)“哲学之本性为从无可知中向知之方面开展,而由上观察佛法虽亦从亡知处(禅)不妨予人以知,而所事实在亡知而不在知”。他的结论是:“盖佛本不以哲学为事也...梁漱溟的佛学思想   高振农  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。他从20世纪20年代末走出大学之门,搞乡村建设。从十六七岁起,由于对人生问题不胜怀疑、烦恼,即倾慕出世,寻究佛法。其后虽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3361515.html
  • 从弥勒菩萨到太虚菩萨——兼论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发展脉络

    终极而言,人间佛教已囊刮了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与大乘不共法。佛法根本首先如佛陀一生所示,故撰写了《释迦牟尼的教育》。他承认,自己“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”而“仰止唯佛陀。”“本人观察佛法之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及...即社会本位、自然本位、上帝本位和个人本位;并指出:对当今社会而言,这四种人生观都各有所长,但若离佛法,亦各有所蔽,若得佛法以抉择统摄之,则各能得其当。这代表了太虚一贯的著作风格,但“科学与人生观”的大...

    邓子美 丁 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1.html
  • 缘起与性起

    心观染净因果为总纲维。掌握一心缘起论的内容、实质及其义理展开的脉络,是观察佛法与外道法的区别,观察佛教诸家学说之同异浅深、偏圆顿渐,得大总持的快要。  华严宗祖师曾将大小乘诸家之说,归纳为业感缘起、...孔子曰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佛法浩瀚深广,法门八万四千,有无一以贯之者?曰:若论一贯佛法者,当数缘起法。此法可谓全部佛法的基本原理,佛教义理之纲宗,被视作佛陀之法身。缘起义的至极理趣,名曰“性起”。 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538927.html